改革旗帜指方向 文化明灯照路程
——第九期第三次“青春派”学习沙龙顺利举行
11月24日,第九期第三次“青春派”学习沙龙在第八教学楼举行。本次沙龙以“改革开放中的文化建设”为主题,校团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祯霓为主讲人,主要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中国正在不断在增强的文化自信。
首先,王祯霓用一段视频具象化的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时间的见证下,中国的GDP不断增长,2010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经济硬实力的增强也对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随后,王祯霓从《大山西》《外国人中的南京大屠杀》《亚运在中国》等多部纪录片的艺术形式和价值方面总结道:“纪录片就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在文化领域所产生的变化,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从弱到强,我们社会从一元到多元的峥嵘之路。”
歌曲往往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直接反映。为了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歌曲魅力,王祯霓选取了邓小平时代的《站在希望的田野上》,胡锦涛时代的《走进新时代》,以及今天正流行的《新的天地》。曲调和歌词的变化并没有消解其中一脉相承的精神文明,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希望,带领人民走进了新时代和新天地。
接着,王祯霓向参加沙龙的同学抛出核心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并从高铁、移动支付等日常生活的细微处看到了中国正在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学通社新闻部的郑心怡同学也由感而发,“改革开放其实离我们很近,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身上肩负着民族的重任和历史的使命,也理所应当要为继续推行改革开放尽一份力。”
最后,校团委兼职团干孙瑞杰从学习沙龙的基础性、精英性、前沿性和情怀性四个角度总结了此次学习沙龙的意义所在。“当代青年不能太过佛系,”孙瑞杰说,“中国的百年之后的强大 ,需要当代青年的奋斗。”
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供稿
冉芳芳/供图
学生通讯社任博文/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