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团委于涛书记致辞
3月24日晚,“学术茶馆·青年MEETING”首期沙龙在青李空间顺利举办。
本次活动由学校团委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活动特邀乡建工作者梁少雄、学校毕业生袁媛、研究生向虹阳、程序员郑确与裴必兵等嘉宾,以“数字技术与青年成长”为主题,围绕青年、乡村、数字等议题展开分享交流。
学校团委书记于涛开场致辞指出,数字技术为青年赋能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嘉宾梁少雄分享十五年乡建经历,鼓励青年走进乡土,在参与式建设中重构自我价值与社会联结;向虹阳以志愿者视角,将下乡的程序员喻为“数字候鸟”,分享了数字技术激活乡村的故事;袁媛以大学期间参加乡村振兴田间行社会实践经历为例,诠释青年与乡村“双向赋能”的实践逻辑;郑确系统解析Web3技术架构及在乡村治理、资源流通中的应用潜力;裴必兵以南塘DAO为例,呈现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青年乡建协作新模式。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现场学子提出“Web3治理机制的主体权责”、“城乡青年参与乡建的差异性”等议题。嘉宾回应指出,乡土不以出身定义参与者,只要躬身入局,无论是“数字候鸟”还是“归巢新农人”,都能在乡村场域中重构自我与土地的关系。
在点评环节,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周彦晖指出,青年需在真实乡村场景中“解剖麻雀”,从具体问题提炼创新方案,避免技术空转。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教授潘家恩强调,面对城乡融合、生态转型与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青年可以“半农半X”等模式打破职业定式,在技术与人文的共生中实现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本次沙龙以“数字技术与青年成长”为纽带,架起学术思辨与乡村实践的桥梁——从Web3赋能的治理探索到物联网守护的绿色田野,从青年与乡村的“生命对话”到技术伦理的反思,思想的碰撞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力。

沙龙现场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供图
姚堰缤|供稿
刘厶睿 徐婉婷|初审
张菲倚|复审
于涛 邓林楠|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