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长江鲟野外种群数量急剧衰减。近年来各方共同努力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长江鲟有望实现野外种群恢复。”7月3日,水产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四川省宜宾市,开展以“踏寻红色足迹,共护碧水长江”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立足专业优势、发挥技能特长,深入实地调研,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行是知之始:研学珍稀特有鱼保护知识,夯实专业技术技能
在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长宁基地,块块展板静静伫立,研究所几十年筚路蓝缕清晰可见。“我们研究所始终致力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稳抓长江上游生态资源,以技术力量为支撑,先后突破了南方大口鲶、长江鲟、长吻鮠的人工繁育技术壁垒,并将其投入市场,化保护为发展,推助乡村振兴、渔业兴旺。同时,研究所兴建智慧渔业,以智能系统繁育长江鲟,用科学技术做好长江鲟增殖放流及生态保护监测。”研究所负责人介绍道。实践团成员在游学中直观感受到渔业发展的新鲜脉搏,迈向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研究所参观)
知是行之成:感悟乡村振兴故事,赋能现代渔业建设
实践团师生来到龙华村名优水产养殖基地和北村高位池养殖基地实地调研,积极与养殖户交流养殖现状,以研讨记录的方式,熟悉认识龙头镇渔业生产模式,深入思考其优势弊端。此外,实践团还利用专业所学服务现代渔业发展建设,与走访的各村代表共同召开交流座谈会,与龙头镇养殖户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提升养殖产业的附加值,比如开办一些以鱼类为原材料的食品工业加工厂,同时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品牌风格。”面对各位养殖大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成员们在指导专家吕光俊、罗辉带领下作出悉心的解答。同时,两位专家就养殖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与大家进行了细致地探讨,并就如何促进渔业相关发展、改良生产经营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指导。
(图为座谈会现场)
“生态兴则文明兴,守护一江碧水,擘画美好未来,是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愿求学报国,把专业所学投诸实践,为护清漾长江献一分力,发一分光。”实践团成员马牧豪分享自己的感悟。未来,水产青年亦将深入基层,用心观察,用情体会,乐得吃苦,身体力行助力乡村振兴,踏浪渔业发展未来,执笔绘“水产故事”于祖国河川。
陈聪黎敏|供稿
庄宇通|供图
李晓燕|编辑
廖舒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