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资讯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心理学部——以心之力,砥砺前行“三下乡”活动圆满成功

时间:2019-07-3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1次

为响应党的号召,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提供“践行”的平台,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在2019年暑期来临之际,组织招募了多支“三下乡”小队,同学们利用自己平日里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积累的生活经验,使当地居民与先进的文化科技卫生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较为全面的了解。

“以心之力砥砺前行”

为进一步推广素质拓展,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组成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以心之力砥砺前行”理论普及宣讲团。7月9日上午九点,理论普及宣讲团的全体成员们在团委书记陈富国老师的带领下正式出发,前往重庆市南岸区明佳路消防队与重庆市南岸区消防特勤中队。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此次的服务对象消防员们展开了一次心与心之间的对话。

在经过短暂的自我介绍与交流之后,同学们向消防队员们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现场,同学们耐心地向队员们解释测量结果。问卷的结果显示,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但仍有个别细小且不容易发现的问题需要心理专业人士持续的关注。午休过后,同学们为消防队员们开展了以“舒缓压力,从心出发”为主题的科普讲座。讲座中,同学们宣讲了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知识并教给消防员们一些减轻压力、放松身心的小技巧。

第二天早十点,宣讲团的成员们正式为消防队员们“重识压力”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团辅结束后,消防队员们分享了他们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午休之后,消防队员带领宣讲团成员们参观了他们的功勋墙、消防车辆及其设施,同学们亲身试穿了消防服、体验训练项目。

7月11日早上九点,同学们抵达重庆市北碚区天奇广场,继续他们的“三下乡”旅程。针对老年人身心均需关怀的实际情况,宣讲团的成员们安排了一场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普及讲座,并通过走访老人家庭进行心理健康建设、科普日常自我疏导方法。

“从心出发,爱在苗岭”

7月13日至16日,西南大学贵州黔东南小分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多个乡镇开展了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该校心理学部深入开展以“从‘心’出发,走近扶贫,爱在苗岭”为活动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

7月13日上午8点,“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从住处出发,前往目的地自旧州镇平西坝村。活动中,队员们分头前往批发市场为老党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购买慰问品,向他们赠送了粮油和大米等生活物资,老人们纷纷表示感谢,并向队员们谈到,现在国家对他们的照顾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已经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大为改善,队员们对此也倍感欣慰。

7月14日,队员们参观了麻江县卡乌药谷江村菊花生态园区。该示范园是卡乌药谷江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典型范例。在这里,农民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散户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工人,在菊花基地里劳动和拿工资。

队员们还和正在干活的农民们一起除草,共同感受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7月15日,“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朗德上寨,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成员们向村民们发放了心理安全知识宣传单。随后,在龙潭场镇上,队员们开展了有关“新农村建设下村民幸福指数感受”的问卷调查活动。从调查结果中,队员们发现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产生普遍的认同,觉得自己“很幸福”的村民占参与调查村民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7月16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雷山县朗德乌流村。当天下午,“三下乡”队员们在副镇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乌流村敬老院。

“精准扶贫文明新风”

2019年7月10日至7月16日,云南昆明小分队以为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为目标,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该队不仅走进了农村基层,关注民生、扶贫问题,还宣传了自己的家乡,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更是了解了家乡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7月11日,为了加深人们对科技的重视,该队开展了科普小实验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还增加了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环节。

结束后,小队成员们挨家走访农户,调查卫生情况并分发了卫生宣传册。科普小实验开展的很成功,由于选择的实验都较有新意且容易操作,现场有很多人参与,其中小孩子占大多数。通过有奖问答同学们发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常识还没有完全的普及。在家庭走访中还发现有部分农户是仅仅只依靠自身经验以及前人经验来进行耕种的,当经验与时代、与科技结合在一起时,才能更高效的耕好地、种好田。

7月12日在对磨丹阳光希望小学、赤就中学的走访中,同学们认识了许多优秀教师,了解到了许多感人故事,不断为这些教师的辛苦付出而感叹。

7月13-14日,小分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走访乡村旅游业,农家乐经营人员近几年旅游的相关情况,发现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其中有优点却也存在着缺点。调研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若以乡土文化为核心,保持本色,结合当地情况,认真落实保护环境的措施,乡村旅游的前景定会一片光明。

心理学部 供稿/供图

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 张薇/审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