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投身新时代“三农”工作,动物科技学院组建了2019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帮扶团。该帮扶团由动物科技学院院长赵永聚、党委书记王豪举、副书记王春阳带队,由数名动科院的专家教授以及研究生、本科生同学共同组成。科技支农帮扶团以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为重点目标,并于7月中旬前往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龙水镇,对当地的农业养殖工作、生态环境治理、文化遗产传承等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发挥学科特长与专业优势,给予了当地养殖户实质性的技术指导、针对环境治理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同时积极助力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爱当地留守儿童的成长。
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腾达牧业大足黑山羊养殖中心是科技支农帮扶团开展此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在彭场长的带领下近距离接触了这个现代化的养殖场,并对该养殖场的“羊—沼—草”生态循环模式进行了解,清晰地掌握了现代养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建的方式方法,为今后投身实践打下基础。在参观过程中,赵永聚、赵中权老师以黑山羊与养殖现场为例进行实践教学,向“三下乡”队员们讲解了动物饲料与营养、家畜生存环境与卫生环境等相关知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夯实了队员们的专业基础,丰富了队员们的实践经验。
随后,科技支农帮扶团在养殖中心开展了大足黑山羊养殖经验分享会。在全面了解养殖场环境及与场长深入交流后,赵永聚、王豪举、赵中权、王自力等老师针对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就疾病预防与控制、粪便处理、保种育种等方面对养殖场进行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在场的同学们也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提出疑问,结合所想所学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努力为养殖场的改进提供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交流过程中,王豪举书记分享了“一对一”的精准扶贫经历。王书记曾为因病、因残导致贫困的农户制定了养20只母羊,1-2只公羊的基础方案,并通过技术与疾病预防指导,保证了平均一年一只母羊1.5胎的收获,使这些贫困农户人均年收入提高到5万元左右,助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推动生态振兴是焕发乡村新活力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科技支农帮扶团此行的重点目标之一。帮扶团到到达大足龙水镇原乡荷花村后,在雅美佳总经理的带领下近距离参观立体化湿地生态度假公园,了解荷花村景区内立体结构,深挖产业链的同时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在最美扶贫志愿者郑永华老师的指导下,“三下乡”队员分别对荷花村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前后的水质进行取样检测,将结果比对分析后提出以鱼养水、生态治河的改进方案,助力当地生态振兴。适当放养能净化水质的鱼类,合理利用生物食物链的特点,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能改善水质,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河床上有底栖动物碎屑和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这些影响水环境的有害物质都是鱼类最好的饵料,参照鱼类食物链的特点,针对性适当放养能循环食用杂屑和浮游生物的鱼类好处多多。
除了积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及生态环境治理外,“三下乡”团队还在大足区的宏声广场附近四处走访,就 “关于大足石刻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调研中,队员们不仅收获了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更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调查他们对于大足文化的了解程度,倾听他们对于大足文化的独到见解。调研结束后,队员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具有可行性的传承与保护当地文化遗产的方案,为大足石刻文化的传承与宣传以及当地的文化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
7月9日上午,科技支农帮扶团到达石马镇太平社区服务中心,为乡村留守儿童科普社区卫生知识。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该社区中的大部分儿童由家中老人照看,缺乏相关的科学卫生知识。“三下乡”团队向社区儿童普及了环境保护、个人卫生和夏季儿童疾病预防等知识,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趣味小游戏以及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拉进了“三下乡”团队中志愿者们与乡村儿童间心的距离,也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此外,志愿者们还与石马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当地针对公共教育建设实施的方案,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助力大足区基层基础教育建设。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19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帮扶团此次组织的实践活动圆满地落幕了,但对于科技支农帮扶团、对于西大动科人而言,科学生产助力脱贫攻坚,积极服务乡村振兴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坚持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以青年人的力量不断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并通过志愿服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尽最大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的书写,点亮青春,放飞理想,共建新时代!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闻中心/供稿
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 张薇/审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