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码头,旧时繁华水上轮运码头,现今领路建设幸福社区,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的地方。7月16日-21日,炎炎夏日,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关爱团赴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开展为期六天的“改革开放共成长青春奋斗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三下乡,七彩课堂促成长
结合师范生专业特色,实践团面向社区小学生开设“暑期嘉年华”兴趣课堂,创新“市民学校+高校资源+暑期教育+志愿服务”的实施模式。实践团成员来自院学生会、“科普空间站”网络文化工作站以及“红帽子”本科生党员先锋队,主要由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组成。志愿者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涉及法制安全教育、兴趣才艺培训、传统文化宣传等方面。
志愿者开展安全自护教育,向孩子们普及夏季安全常识,分步骤讲解溺水和中暑的急救知识;在法律小课堂上,志愿者借助动画、视频、小组讨论等多种途径,讲授《未成年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在创意绘画课堂里,按照“起稿、找出结构线、铺大调子、深入刻画”四个素描步骤,志愿者指导孩子们画出心中独一无二的作品;在时政宣讲中,志愿者和孩子们畅聊“我心中的英雄”,讨论英雄的共同品质“爱国情怀、英雄气概、时代担当、奋斗精神”……
团课三下乡,不忘初心记使命
7月19日上午,社区会议室却传来阵阵掌声,走近了,才发现社区团工委李加文在为志愿者们讲授一堂特别团课。
李加文书记用自己在基层的工作经验为志愿者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什么是联系群众,什么是爱岗敬业,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初心。李书记朴实诚恳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他对社区工作的满腔热情以及为居民服务的暖暖情谊。“在社区工作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只有自己心中有一团火,才能温暖别人的心!”李书记这样告诫青年志愿者们。此外,他还号召大学生既要仰望天空,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学会助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基层工作的实践中。
“团课可以讲得这么有意思,都是真实的人和事,都是为人处世的干货!”学生会副主席张紫琪不由得感叹。社区干部动真情、传真经,既教育人、又感染人,他们的一线工作经历对于这些志愿者们来说本身就是一堂深刻而鲜活的思政课。
科普三下乡,玩转科学启新知
炎炎夏日街头,在树下乘凉聊天的谢家湾街道居民们看到一抹“志愿红”在流动。志愿者们利用支教授课的间隙在认真开展“改革开放共成长 健康中国社区行”社情调研活动,关注黄家码头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科学普及现状。累计发放问卷130余份,了解居民对健康科普的态度和需求,宣传最新的医疗政策,对社区开展健康科普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有益建议。
20日下午,最令孩子们期待的科普体验营活动如约而至,活动包括科普讲解和动手实验两部分,分为实验演示、亲子游戏以及创意制作这三个步骤,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科学,认识科学,并且亲自动手尝试有趣的物理实验:利用大气压强,使盖有纸片、装满水的杯子翻转不漏的“神奇倒水”;利用潜水艇原理制作忽上忽下的“浮沉子”;还有“水龙卷”“平衡鸟”……接连不断的“神奇现象”让孩子和家长们惊喜连连!
红色三下乡,强国一代进行时
“新时代党员应该坚持怎样的理想信念、政治底色?”20日上午,志愿者参与社区主题党日活动,与34名社区退休老党员座谈。
老党员们亲切地为志愿者们讲述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言语中透露出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担当。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党员李爷爷和志愿者们回忆起自己在大西北建设的时光:“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辛苦,冬天冻到手脚都麻了,但是为了能帮助国家建设,我们一直咬牙坚持。”老人家讲述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来之不易,勉励青年人要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努力学习,成为强国一代。
21日上午,实践团一行14人实地参观抗战兵工厂遗址——重庆建川博物馆。震撼,是队员们走进这个由防空洞构成的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兵工厂主题的博物馆由三个防空洞组成,洞洞相通,其中展览了不少“汉阳造”步枪,并且实景还原当时重庆在抗战时期锻造枪炮弹药的难忘历史。队员们继续参观,见到了毛主席在1937年颁布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的改编令;冀南军区参谋长陈明义的工作笔记本;丰子恺的代表画作——《胜利之夜》……
在最后的抗战文物主题的博物馆中,队员们久久伫立在由数百名抗战老兵手印组成的手印墙前,他们明白,正是墙上这些大小不一的手掌捍卫了国家,拯救了中华民族。学生会团委副书记冉子艺感慨道:“老兵终会老矣,但他们用热血书写的光荣和精神永远不会磨灭”。
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
魏燕芳,贺颖/供稿
张紫琪,张晓艺/供图
党副书记刘汭雪/学院审稿
任博文/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