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什么组织?哪个级别的?有学校的授权吗?”在组织西南大学科研服务站的首届“研读党史铭初心,科研补给促创新”实践活动时,陈新龙和团队总是受到这样的质疑。
由于组织还没有学校官方授牌,又碰上疫情防控禁止摆点宣传,陈新龙遇到了许多困难。活动的目的是带科研学子一起学党史,给他们提供科研物资。然而,如何让他们参加活动?陈新龙带着志愿者们一栋楼一栋楼打听,四处请朋友同学帮忙宣传。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摸着石头过河,推翻一版又一版方案,怀着做实验的态度,和团队整夜讨论。
图为陈新龙在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大厅留影
9月16日至30日,首届“研读党史铭初心,科研补给促创新”实践活动顺利开展,21个学院的各年级本硕博同学及博士后踊跃参加,共为1500名科研学子提供科研物资帮扶。
“我们遇到了所有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困难,”陈新龙说,“为了把科研站办下去,遇到什么都要克服。”
筚路蓝缕:创立首个科研服务平台
作为学校首个致力于科研志愿帮扶的组织,在服务站建立初期,陈新龙遇到不少问题。学校此前从未成立过类似的组织,这意味着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学习,他只能慢慢摸索。靠着自己多年来的科研圈子,陈新龙四处联系,艰难地凑齐第一批人手,开始“招兵买马”。
图为陈新龙正在实验室的花园中修剪花卉
陈新龙希望可以把服务站打造成一个校级学生组织,然而,在建站初期,服务站并未得到学校官方认可,各种建设工作四处碰壁。
“我们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个组织,必须做出一定的成绩,才会被大家所认可。但是我们没有‘官方认证’,很难开展活动,可以说是寸步难行。”陈新龙说。他认为,破解的方式只有先带领服务站团队做出一定的成绩。
截至11月,在27名成员的努力下,服务站累计为近2000名科研学子提供科研技术帮扶或科研物资帮扶,“官方”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量16000余次;服务站联合多学院研究生开发的SCI影响因子查询系统,使用量超1800余次,累计为500余名研究生提供科研便利。因为建设理念意义深远,建设成效十分显著,西南大学科研服务站获得了2020-2021学年度“优秀研究生团队”荣誉称号。
“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中高年级研究生为主体的学生科研互助平台,让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同学帮助科研新手走出科研困境,充分发挥中高年级研究生作为科研先行者的领路人作用,也为这些同学提供一个有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实践服务平台。”陈新龙说。
谈及未来的规划,陈新龙表示,一方面,他会带领团队继续努力扩大服务站的影响力,争取早日得到学校官方授牌;另一方面,他会带领团队巩固现有成绩,做好平台体系搭建。“带服务站送上正轨之后,我才能安心毕业。”
勇攀高峰:突破国内外现有技术瓶颈
在运营科研服务站的同时,陈新龙在水稻遗传领域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也有许多成果。他先后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以合作完成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正在筹备申请的专利有10项。他还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受邀人,担任ESCI国际期刊Bio-protocol旗下实验方案数据库的专业评审委员。
在他所有发明专利之中,有一项影响颇广的专利技术——15秒内安全完成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当被问到研究的初衷,陈新龙笑着说,这和自己第一次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实验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科研生涯中第一次做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实验时,陈新龙和三个研究生师姐一起,耗时一天一夜才完成从取材、研磨、提取到编号和排序的全部过程,整个操作下来,陈新龙瘦了足足五斤,这像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减肥妙招”,但却真实地在陈新龙的实验中发生了。
图为陈新龙培育的模式植物拟南芥幼苗
“从那时我就在想,能不能发明出一个既简便又能提高效率的核酸提取方法?”经过不懈努力,历时6年,陈新龙终于成功了,他的DNA提取技术突破了国内外现有技术的诸多瓶颈,首次实现在15秒内安全完成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提取速度比之前快了240倍。从前需要4个研究生一天一夜才能完成的实验,如今只需一名初中生花十几分钟就能完成。
实验人员不需要长时间耗在实验室,不会因为长时间接触有毒试剂而伤害身体,更重要的是,实验成本大幅降低。“只我们一个研究所,一年就能靠着这项技术省下十来万元的科研经费。”陈新龙自豪地说。
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陈新龙来自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的一个偏远农村,家乡的年轻人大都前往大城市务工,剩下老人和孩童在村里,良田大量荒废。
和村里大部分人家不同,为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陈新龙的父母选择留在家乡。父母仍在中年,精力充沛,陈新龙结合村里存在大量荒废良田的现状,创办“六安市叶集区尤穗生态家庭农场”,和家人一起承包荒田511亩,进行水稻种植。
图为陈新龙在温室大棚里观察水稻生长状况
在陈新龙专业农学知识的指导下,曾经荒废的农田亩均增产三百余斤,粗略计算,村民一亩地就可以挣到三百余元。农场发挥引领、示范及辐射作用,持续促进20余户农民增收。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陈新龙也希望可以借助现有的条件,在家乡进行引种实验。“我想在家里盖个大棚,研究一下西南地区的水稻品种在我们那边的种植效果,说不定就会有喜人发现。”
借助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不忘初心,陈新龙一直在路上。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他希望自己的发明成果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
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 包杰饶玉如|供稿
文旗|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