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学校组建“西小兰”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将乡村振兴与育人相结合,赴学校乡村振兴联系帮扶地城口县咸宜镇李坪村开展40余天的深度支教。30余名青年志愿者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课业辅导、安全教育、美育课堂等活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推动乡村教学资源优化、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暑假,我和34名伙伴一起,作为“西小兰”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成员,来到城口县咸宜镇李坪村支教。还记得初见时,孩子们害羞腼腆,不敢直视我的眼睛,同我打招呼的声音也特别小。如今,他们好像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己人”。去教室的路上,他们会激动地蹦过来拉住我的手,牵着一起走去教室。低头备课的间隙,他们会突然把糖递到我的嘴边。晚饭时,我不经意向窗外一瞥,与他们目光相接,他们立刻挥舞双手和我打招呼……我逐渐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渐渐地和孩子们成为一个集体。
绘画写生课—笔尖流淌美与爱
2022年7月14日星期四
昨天上美术课时,有个孩子跑过来问我:“李老师,你会写生吗,我上次在电视上看到有人拿着画架在外面写生,我也好想体验一下啊!”他说这些话时,眼睛里好像闪烁着星星。十几年前,这些星星也曾出现在我的眼睛里,那时的我和他一样大,也喜欢画画,渴望得到美术老师的关注和认可。我笑着点了点头:“会呀,明天老师就带你们出去写生好不好?”
青山碧水,泱泱稻田,眼前的景色是城市里不曾见过的美。今天就是开展绘画写生课的日子,天气格外好,暑热自觉离我们远了些。我拿起画笔,向孩子们讲解色彩搭配原理并大致勾勒出景物,一幅范画很快完成了。孩子们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他们惊叹着,兴致勃勃地拿起手边的画笔开始创作。
他们的画作稚嫩却充满情感,画院墙上的麻雀,画地上的知了,画农民的背影……他们用画笔诉说心中的千言万语,每一笔都流淌着独属于儿童的纯真与美。我很开心孩子们能够在绘画写生课上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尽情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我想,这便是美育的意义,在于自由,在于真情与实感。
风车手工课—童心伴着微风转动
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暖风和煦,阳光正好。课间,我和季淼懿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教室外玩耍。这时,一辆自行车路过教室门口,车后座的小女孩手里拿着旋转的风车,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看到他们眼里的羡慕与渴望,便问:“你们想要吗?”“想!”孩子们的回答犹如烟花在我耳边炸开。看着眼前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季老师提议开展手工课堂,正好借机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立刻着手准备。
讲台上,季老师认真地做着示范,孩子们的目光牢牢地聚在她的手上。他们都很聪明,大多数人只看一遍示范便掌握了要领。“老师!老师!我的风车转起来啦!”一个孩子激动地把他的风车举到风扇前面,风车立刻呼啦啦地转了起来。
等所有的小风车都“到齐”后,我和季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教室后的小路上。树荫隔绝了城口的暑热,这里只有独属于微风的舞台。一只只彩色风车伴随着欢声笑语缓缓转动,稚嫩的童心像气球一样在山间放飞。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我,纵有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他们天真无邪的微笑。
世界上会转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我想,最浪漫的当属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做的风车,他们的童心伴着微风,从风车里转了出来,又转进了我的心里。
民族舞蹈课—裙摆撑开舞蹈梦想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昨天,我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有几个男孩很喜欢跳舞,却不敢参加舞蹈课。我询问原因,他们说:“跳舞是女孩子才能学的,男孩子跳舞会被嘲笑!”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五味杂陈。作为老师,我不希望他们对舞蹈抱有刻板印象,舞蹈从无男女之分。我同舞蹈组的谢柠岭老师说了这些男生的想法,希望舞蹈专业出身的她能够帮助这些孩子们改正错误的观点。
谢老师也感到很惊讶,立刻去找了这几个男孩。他们在一起聊了很久,谢老师结合肢体语言,向他们展现了舞蹈的魅力和多元,也分享了许多优秀男舞者的故事。经过这次交谈,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对男生跳舞抱有偏见,但是我看到他们的眼里多了一份勇敢和坦然。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领略舞蹈的美,让热爱舞蹈的孩子们鼓起勇气去接触舞蹈,谢老师策划了一节民族舞蹈课。
“为了上今天的舞蹈课,我们特地穿了六一表演的裙子,你看好看吗?” 清脆的童音饱含喜悦与激动,今天舞蹈课上课前,女孩们提着裙摆围住了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快夸我漂亮”,十分可爱。
谢老师穿着藏族长裙,嘴里喊着拍子。慢蹲,轻起……独属于藏族的民族音乐缓缓“牵起”孩子们的身体。他们的动作很不标准,甚至称得上笨拙,但眼神坚定,从未离开过老师。谢老师耐心纠正每个人的动作,汗水浸湿额发也不在意,始终满足地微笑着。舞蹈课结束后,孩子们好像还意犹未尽,弓着背,用课上学来的姿势来走路,滑稽又认真。
几天的美育课堂结束后,我感触颇多。思绪又被带回2020年,我想起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广西的生活,开始思考自己再次踏上支教道路的意义。李坪村的孩子和我曾经遇到的孩子非常相似,充满活力,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却苦于有限的物质条件,跌跌撞撞地成长。我竭尽全力,想在短暂的支教生活里带他们看看乡村外面的世界,哪怕只是做他们成长路上毫不起眼的萤火虫也好,用自己全部的光亮为他们照亮前路。
这次支教,我们洒下“美”的种子,期待着几场雨后它能生根发芽。我无比期待它开出的花朵能够代替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迎接光明的未来。
或许就是支教的魅力所在,我记住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他们记住我们红色的身影。
李亚男 鲁睿 包杰 季淼懿 谢柠岭|供稿
陈少林 申继美 崔朗|供图
李凡|编辑
李旭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