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2022-202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总结分享会上,来自学校水产学院的陈玥瑚将作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代表之一做主题分享。同时她也是学校该项荣誉的首位获得者。
本硕五年期间,陈玥瑚曾获得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生、重庆市创新能力提升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并带领其团队“大智若渔”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奖银奖等多项团队荣誉。
她说:“要做一条奋力游动的鱼,奔向星辰大海”
养鱼人,就该皮肤黑吗?
“我的鱼最近不知道为什么鱼口不太好,莫名死了好多,好影响收入哟,能咨询你关于鱼病的问题吗?”
2022年11月的一个午夜,“大智若渔”团队成员的短视频账号收到了这样一条紧急求助的私信。陈玥瑚与团队成员立即就养殖户邓哥发来的病鱼图片展开讨论,在得出细菌感染的初步猜测后,驱车两小时赶往养殖场实地勘察,免费为邓哥提供技术支持和水质检测。
四年来,“大智若渔”团队跟随指导老师深入乡村,迄今走过了27个区县,162个乡村,让1962个渔民养殖户鼓起了腰包,543户贫困户摘掉了穷帽。
但当参加比赛答辩时,评委老师却质疑道:“你做水产养殖的,皮肤怎么不黑,你下过鱼塘吗?”这让陈玥瑚陷入深深的懊恼,过去的一次次下乡实践,仅凭外表就被怀疑了,养鱼人,就该皮肤黑嘛?
最终,导师何文平的一句话,让她幡然彻悟——“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养鱼人不写在脸上,改变大众认为养鱼人就该黑的传统形象。”这也让陈玥瑚深刻明白了自己作为新一代水产养殖人奋斗的意义:“我要打破传统渔业与现代科技的壁垒,打破对传统渔业的刻板印象!”
我真的要做“养鱼的”?
陈玥瑚出生在广东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祖祖辈辈都靠养殖海鲜维生,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不须说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对海鲜生长带来的巨大影响,气温变化、海水水质的微妙改变,哪怕是不规律的潮汐涨落都会给靠海而生的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看着乡亲们一个个满面愁容地打捞起漂浮在养殖池上的死鱼,年幼的陈玥瑚隐隐自问:“我能做什么,去改变吗?”
于是,高考结束后,陈玥瑚毅然填报了水产养殖专业。
可追梦的路上却不是仅靠一腔热忱就足够的,初次接触专业后,现实马上浇来凉水。“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读金融,一个学会计,一想到她们将来会成为时尚精英,出入高端写字楼,而我只能穿着下水裤,站在鱼塘边就心生酸楚。”专业的模糊前景和与其他“光鲜亮丽”专业的差异曾让陈玥瑚一度萌生退意。
所以,大一暑假,陈玥瑚作为实习生进入广州一家金融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在按部就班的通勤加班、早会培训中度过了一个月后,“我更迷茫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完全不是。”陷入困境的陈玥瑚并没有原地等待,而是立即迈出步子,寻找新的答案:辞职,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在粤北开展休闲渔业调研。
(图为陈玥瑚假期在养殖场实地调研)
看着眼前飘满垃圾的废弃鱼塘,横七竖八插在塘里的竹竿,以及发臭发黑的淤泥,村干部无奈且尴尬地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这里,村里人员稀少,这些池塘也就没人搭理。”破败鱼塘和秀丽青山,这一组冲突的画面在陈玥瑚脑海中挥之不去。
就此,她下定决心,“我要用我的专业,去改变老一辈传统渔业从业者的命运。”
我要让乡亲们改变看天吃饭的命运
暑期“三下乡”的实践经历,不仅使陈玥瑚明确了自己的内心选择,同时也让她萌生了做“智慧渔业”的想法。
2018年,智慧农业方兴未艾,农业领域正在掀起一波科技和生产结合的热潮。“我就在不断思考,养殖中还有什么环节可以用上现代智能渔机装备,我想让乡亲们改变看天吃饭的命运。”
有了这样的想法,陈玥瑚立即投入行动。但当时水产行业仍处在纯人工劳动阶段,智慧渔业领域也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反而让我更加跃跃欲试。”面对这样的困难,陈玥瑚兴致勃勃,她开始亲身走访调研养殖一线,也开始自己养鱼来体验养殖的全过程以便发现更多的需求点。
幸运的是,独自泡在实验室里探索的日子并不很长。刚进入大二,陈玥瑚就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学妹,她们对水产养殖未来发展的看法一拍而合:传统渔业的数字化势在必行!就这样,两人招募另外三位伙伴,以“大智若渔”为名申报了校级大创项目,组成了最初的养鱼团队。
(图为陈玥瑚与团队成员进行解剖研究)
回想起最初的立项阶段,陈玥瑚很是感慨。“每天早上七点半大家要轮流到基地巡塘、化验,结束后再去上早八的课。” 那时候团队成员们共同克服困难,常常兴奋起来一起工作到凌晨也不觉得疲惫。
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一年后,团队已经壮大到了四十余人。
我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然而,随着实验的深入,陈玥瑚发现饲料投喂量往往很难精准预测,过度投放不仅导致饲料浪费、水体负荷大,一不小心还容易大规模死鱼。一时间,团队的实验研究停滞不前,成员们却迟迟没有对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玥瑚带领团队主动跟随指导老师深入乡村调研,在帮助农户解决困难的同时汲取创意灵感。“每次天气转阴时鱼就不吃饲料,雨天投喂不仅麻烦,投喂量也比平时更难确定。”养殖户刘姐偶然抱怨的一句话,给陈玥瑚带来关键性的启发——原来,天气也是影响鱼类进食的重要因素。在将天气因素纳入精准投喂的模型后,很快便初见效能,困扰团队许久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图为陈玥瑚与团队成员实地考察养鱼池)
“基层实践让我接触到很多养殖中实际存在而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这促进我不断改进实验内容与方法。”通过下乡交流调研,陈玥瑚发现,行业普遍存在过度依赖养殖经验、饲料浪费严重,养殖尾水不达标三大市场痛点,并针对此开展研究。与此同时,陈玥瑚也不断带领团队将所学所思和研究成果回馈给广大乡村。
四年时间,大智若愚团队收集了数十万条鱼类生长和摄食数据,搭建了国内首个淡水鱼生长数据库,首次突破淡水鱼养殖中的体重实时估算难题。经实践,大智若渔团队研发的智能投喂系统可大幅降低饲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使渔业养殖的生产效率提高30%,鱼塘每亩增收5300元。
(图为陈玥瑚发表讲话)
陈玥瑚用自己的努力,回答了当初那个隐隐自问的女孩儿,“你做到了。”
她说:“与高度依赖人力、经验,风险难控的父辈渔业不同,现代水产养殖更加注重数据与科技的力量,我要成为‘皮肤不黝黑’的新渔人。”
转瞬间,陈玥瑚已经在智慧渔业的路上前行四年。作为新农人,她用创新驱动发展,将现代技术引入传统渔业,为传统渔业注入新活力,助力传统渔业的转型发展,“我想,我们有信心,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岳美嘉 李露荷|供稿
陈玥瑚|供图
王博文|编辑
廖舒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