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洁,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7级,连续三年综合测评排名第一。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爱,以身示范,曾参加“全国思政课学习之星”夏令营,并获优秀营员。她曾是西南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特设党支部支委,参加各类宣讲活动20余场。曾获三次国家奖学金、重庆市文明寝室。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1项基本科研项目1项。现已保送至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她的影响下,寝室4位同学全部推免保研至“985”高校。
优秀何来?父母给予,时代馈赠
王钰洁有一个不太寻常的爱好——在操场上“转圈圈”。夜色笼罩下,她双手插兜,步调悠闲,就这样一圈圈绕着。什么都不去忧虑、什么都不去烦恼,就这样,感触于校园的安谧,操场的宽敞,小孩子欢笑声阵阵,运动员脚步声铿锵……在她看来,目光所及,均来之不易,皆无比美好。
如果你在操场上见到这样一名平凡的女孩,那么你可能就是遇到了王钰洁,这名普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本科生,但也是不普通的西南大学2019-2020学年度优秀学生标兵之一。
(王钰洁在2019-2020西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答辩现场)
王钰洁小学时经历了5.12大地震,就在地震过后几天,老师、同学、救援人员的噩耗接连传到她的耳中。“那时我才三年级,可我突然觉得,生命本身就足够美好。至于金钱、相貌、才智,那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从小到大,王钰洁都是在家人、老师、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下长大的,她说:“没有任何一份爱是理所当然的,我想要变得优秀,为自己打开一扇门,也为他人打开一扇窗,向社会传递一份爱。”
(王钰洁母亲简单却温暖的关爱)
王钰洁一直都知道,其实自己做出的努力还不够多,能力还不够强,难以担负起“优秀”一词。虽然在大学这几年,她收获了综合成绩第一、专业成绩第一、推免成绩第一的甘甜果实,但她说:“但凡我有值得夸赞的地方,都少不了父母的给予,离不开时代的馈赠。”她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毫无怨言地付出,为自己提供了安安稳稳的求学环境;她非常庆幸生在这个时代,生在中国大地,正是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老百姓才不必再为吃穿发愁,每一个学生才都有机会在广阔的天地中成长成才。
为何而学?心怀热爱,肩负责任
大二暑假,学院推荐了王钰洁参加第三届全国思政课学习之星夏令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她一直反问自己:为何而学?
在学生交流环节上,她说:“我都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之星了,但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当时,一位同学回答了她四个字:“因为热爱!”这句话,振聋发聩,使得王钰洁一连失眠了好几天。
(王钰洁参加第三届“思政课学习之星”全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
夏令营中,80岁高龄的陈秉公教授开展的一场学术汇报令王钰洁印象最为深刻。这场汇报全程将近两个小时,期间没有任何休息,但陈老先生却依旧精神矍铄、极有逻辑地讲完了整场报告。报告结束,在场的所有人都由衷鼓掌。“这场报告深深地震撼了我,原来有些东西是可以热爱一辈子的,原来有些人是可以一辈子年轻的!”王钰洁激动地说。
回到学院后,王钰洁开始参加各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比赛。她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马院同学,乃至更多的学生:有一些人,因为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正在学习、正在宣传、正在践行!目前,王钰洁已经在这些比赛中获得了微视频竞赛一等奖、读书分享会一等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十多个奖项的接连到来并没有让她停止脚步,相反,王钰洁越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也值得被更多的人听到。
(王钰洁在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宣传视频拍摄现场)
王钰洁提到,虽然有一些同学认为马理论有些晦涩,思政课有些乏味,但实际上,我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马理论的熏陶,汲取了思政课的营养,通过学习,我们形成了更真、更善、更美的心灵。疫情期间,中国的后浪们,充分地展现了使命担当,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祖国!面对社会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质疑,王钰洁说:“任何一件事情,有否定就有肯定,我们需要坚信自己的选择,不必过分在乎他人纷扰。”
现在只是起点,未来必有所成
王钰洁认为,学习永远都是我们的主业。学习需要科学,她就苦心钻研、发表论文,做一名安安静静的理论研究者;学习需要生动,她就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当一个踏踏实实的理论践行者。
“我是一个很努力的人。虽然我曾经不愿意别人夸我努力,喜欢别人夸我聪明,但后来我明白了,不努力的人根本算不上聪明人。”现在如果有人夸她很努力,她会感到非常开心,“我很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感染他人,这是让人骄傲的事情。”王钰洁非常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他说过一句话——“不问终点,全力以赴”。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不可能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实现的,唯有全力以赴,人生才能无悔。
在谈话中,王钰洁同样多次提到一个词——“思路”。她说,“思路决定出路”。王钰洁特别看重人的思考。上课时,她做的更多的也是理解和思考。她这样传授自己的上课方法——记录大框架。“机器人记笔记的速度更快呀!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思路,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复制”,王钰洁分享说,在期末备考时,她往往会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文字整合成数字,分门别类地形成易于记忆的数字构架。
(王钰洁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分享全寝保研事迹)
被问及全寝保研的事迹,王钰洁说:“我们都很好学,在寝室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至于保研,既是凭个人努力,也要靠集体协作。”王钰洁说,大学以前,自由散漫惯了,做事情随心所欲,有时候会耽误一些正事。她自我调侃地说:“我非常感谢我的室友,她们总会提醒我,别玩了,一定要先做正事!先学习!先工作!”今年7月,王钰洁顺利拿到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录取资格。在一种团结、活泼、严肃、紧张的寝室文化下,她们全寝都保研到985名校,为此,受到了中国青年网、华龙网、重庆晨报、重庆共青团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西南大学新学工融媒体中心供稿/图
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 翁瑜欣/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