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西南大学第七届“含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时间:2020-04-1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18次

各单位: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导广大学子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促进我校学生学术科技活动蓬勃开展,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助力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同时为选拔培育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研究决定,举办西南大学第七届“含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

二、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组织机构

竞赛设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处、科技处、社科处、财务处、校团委等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竞赛办公室,负责竞赛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学术上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组成。

以各学院(部、所、中心)为参赛单位成立竞赛工作机构,负责开展本单位的预赛和作品的培育、选拔工作。

四、竞赛内容

(一)竞赛对象

全日制在籍在校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申报范围

申报参赛作品须是2019年6月1日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以及曾获省、市级以上各类奖励成果作品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三)作品分类

参赛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两类。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则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跨学院(部、所、中心)合作的作品按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申报。学校鼓励申报集体作品。

(四)申报类别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作品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

3.科技发明制作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五)申报要求

参赛作品须经作者个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各参赛单位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低于5件,不超过10件。

(六)评审方式

评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性等方面因素。各参赛单位于单位内举行相应选拔,对选拔出的申报作品进行指导、打磨后上报,学校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作品的资格和形式审查,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获奖作品等次。获奖作品将优先推荐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市赛及全国赛。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3.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七)奖励方式

参赛作品按所属类别进行评审,各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评选优秀组织奖,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竞赛设立累进创新专项奖,奖给在过去2届竞赛中获奖且在后续有较大创新提升的作品。

五、赛程安排

(一)学院(部、所、中心)竞赛筹备组织阶段(2020年1月至4月)

各参赛单位按预通知安排落实院级竞赛工作负责人,充分开展竞赛宣传动员工作,对学生参赛事宜进行指导。

(二)学院(部、所、中心)竞赛评审阶段(2020年4月至6月)

各参赛单位发布本单位竞赛活动通知,并积极组织学生申报,组织专家学者指导和评审作品。各参赛单位根据本单位竞赛开展情况,在6月底提交组织开展竞赛活动(或作品打磨活动)的新闻稿(具体提交事宜另行通知)。

(三)作品打磨阶段(2020年7月至9月)

各参赛单位参照院级竞赛成绩,组织专家学者或作品指导老师打磨完善优秀作品,9月下旬依据本单位竞赛成绩和打磨完善情况,择优推报作品参加校级竞赛。

(四)学校评审阶段(2020年10月至12月)

学校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10月完成各参赛单位推报作品的资格及形式审查;12月底前组织评审委员会完成校级竞赛复审、终审等工作。

六、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含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建设优良学风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学校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各参赛单位要高度重视该项活动,在总结和完善往届“含弘杯”参赛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竞赛章程,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本单位竞赛工作机构,加强领导,切实抓好竞赛的组织工作和机制建立工作。

(二)广泛动员,精心组织

各参赛单位要采取具体措施,在学生中广泛动员,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进一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竞赛影响;精心组织,积极争取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向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严格按照竞赛要求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认真做好本单位作品申报相关工作。

七、其他说明

通知所附选题指南为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选题参考,参赛作品可适当考虑,也可另选其他内容展开研究。参考往届“挑战杯”竞赛通知等相关文件,本届“含弘杯”竞赛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类选题,其他类别均不设参考选题。

以上未尽事项请联系西南大学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联系人:邱 蔚 李胡晨芯

联系电话:68253010 15320500779

电子邮箱:2773099887@qq.com

附件1西南大学第七届“含弘杯”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名单.docx

附件2 西南大学“含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doc

附件3 西南大学“含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doc

附件4 选题指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选题.docx

西南大学“含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14日